近年來,兩江新區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尤其是高層撤桶工作,各個街道工作開展得如何?又摸索總結出哪些成功經驗?近期,記者將專訪兩江新區八個街道的主要負責人,探訪各街道在垃圾分類的工作亮點。
采訪的第二站,記者來到了翠云街道。
“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以樓層撤桶并點工作為契機,廣泛發動、深入推進、穩步實施、效果明顯,垃圾分類工作連續三個季度全區考核排名第一。”翠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、辦事處主任楊林向記者介紹。
事實上,在翠云街道,“垃圾分類”早已不是新名詞了。多年前,翠云街道就開始向居民倡導垃圾分類新風尚。
“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。”楊林表示,街道黨工委書記譚于任組長,多次召開專題會議,深入各小區進行調研,并與工作人員一起,入戶宣傳垃圾分類工作。
譚于入戶宣傳生活垃圾分類
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涵蓋很廣,涉及部門和單位眾多,需要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和合力,采取有效措施并形成長效機制,才能取得良好效果。”楊林表示,在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,出現了部門合力不夠、專業能力不足、公眾認識不到位等問題。
針對這些問題,翠云街道推進垃圾分類投放、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運行機制,實現垃圾分類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工作目標;切實加強對各社區、外包服務公司、各物業單位的考核管理,及時通報各單位工作開展情況。
翠云街道主題黨日活動
此外,街道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、進企業、進機關、進社區、進家庭等各類宣傳活動。“去年,我們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活動約150次,組織黨員、網格員、居民代表、志愿者等入戶宣傳2.2萬余次。”楊林介紹,“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”“垃圾分一分,翠云美十分”這些話已經成為轄區居民的口頭禪,舉手之勞成為了新素養、變廢為寶成為了新風尚、垃圾分類成為了新時尚。
在翠云小學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
與其他街道一樣,2020年翠云街道開展垃圾分類撤桶時遇到了很多困難,街道加大了對設施設備的投入,在尚格錦園等3個小區試點投用了密閉收集箱體,該箱體不僅讓小區環境看起來更加美觀,更重要的是有效防止異味蔓延,不斷提高了小區居民的滿意度。
密閉收集箱體
在制度建設上,翠云街道聘請了80余名分類指導員、監督員、培訓員、執法員,讓“五員”管理成為最“硬核”制度;首創的由物業保潔人員負責清收、外包服務公司負責清運的人力資源融合制度初見成效。
為了更好地激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,翠云街道及時了解和通報分類動態,對連續長期參與的居民,實行雙倍積分獎勵機制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加強宣傳督導,穩步提高轄區垃圾分類參與率、正確投放率;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、收集、分揀、運輸體系,打通垃圾分類最后一百米。”楊林介紹,翠云街道還將推行“一區一站”管理模式,在各商住小區建立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站,方便小區居民。
(記者 趙鵬 街道供圖)